12.9K
2664
碰撞海岸
常見(jiàn)島弧碰撞海岸和大陸碰撞海岸兩種類(lèi)型。島弧碰撞海岸是由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俯沖到密度較小而厚度較薄的大陸板塊之下形成的,在大陸邊緣形成深邃的海溝和火山島嶼。大陸碰撞海岸是由海洋板塊俯沖在密度較小而厚度較大的大陸板塊下面形成的,在大陸邊緣的地殼產(chǎn)生褶皺和抬升。
碰撞海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緣、印度洋東北緣地區,在太平洋周?chē)憩F最為顯著(zhù)。其中,島弧碰撞海岸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邊緣,如阿留申群島海岸、千島群島海岸、日本群島海岸、琉球群島海岸、臺灣東部海岸、菲律賓群島海岸、印尼群島海岸等;大陸碰撞海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東側的中美洲—南美洲大陸邊緣,如秘魯—智利海岸等。
碰撞海岸受板塊的擠壓作用,構造運動(dòng)強烈,火山和地震活動(dòng)頻繁,擠壓褶曲形成的山地瀕臨海岸,構造線(xiàn)與海岸線(xiàn)平行,大陸架狹窄,侵蝕作用強烈,海蝕崖等發(fā)育。不同地區的碰撞海岸在地貌上又有不同的表現。在太平洋邊緣,碰撞海岸具有獨特的海溝和山地。在其他地區,如印度東部和西部都具有與碰撞海岸相連的海溝。然而,在地中海的碰撞海岸和俾路支(Baluchistan)海岸則沒(méi)有海溝,它們所處的板塊聚合帶只有山地構造。